唐中宗李显:两次称帝的‘翻覆人生’有多传奇?
各位看官,最近读唐史,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——有位皇帝,人生像坐过山车,28岁第一次当皇帝,刚坐了55天就被亲妈赶下台;18年后又咸鱼翻身,二度称帝。他是谁?就是唐中宗李显。
先说他第一次当皇帝有多‘草率’。683年,唐高宗李治去世,李显以太子身份继位。年轻气盛的他,一上位就想摆脱母亲武则天的控制。当时他想把岳父韦玄贞从普州参军直接提拔为侍中(相当于宰相),宰相裴炎劝他别太急,他当场甩话:‘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!’这话传到武则天耳朵里——好家伙,你要把江山送岳父?次月,武则天就召集百官,宣布废黜李显为庐陵王,贬出长安。55天的皇帝生涯,比烟花还短暂。
被废后的14年流放岁月,才是李显真正的‘心理炼狱’。他被赶到房陵(今湖北房县),这里山高路远,朝廷每隔一阵就派使者来‘慰问’。每次使者快到,李显都吓得腿软,觉得是来赐死的,甚至想自杀。这时候,陪他流放的韦后总会拉住他说:‘祸福无常,宁失一死,何遽如是?’(祸福没个准,大不了一死,慌什么?)就是这句‘人间清醒’的安慰,成了李显的精神支柱。后来他常说:‘异时幸复见天日,当惟卿所欲,不相禁制。’(要是能重见天日,你想干什么我都不管)。你看,再高的皇位,也抵不过落难时的一句‘我陪你’。
18年后的神龙政变,让李显二度称帝。699年,武则天召回李显立为太子;705年,张柬之等大臣发动政变,逼武则天退位,李显复位。但这次上位,他的处境比第一次更难——韦后想学婆婆武则天干政,女儿安乐公主想当‘皇太女’,当年的政敌武三思(武则天侄子)又和韦后勾结,把朝堂搅得乌烟瘴气。最惨的是太子李重俊,因不满武三思专权发动政变,结果失败被杀。李显看着儿子的脑袋被献到朝堂,估计心里直犯堵:当年流放时,我多盼着当皇帝;现在真当了,怎么比流放还闹心?
李显的一生,像面镜子照见权力场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。他不是雄主,没留下开疆拓土的功绩,却用自己的跌宕命运,让我们看到:在绝对权力面前,帝王也不过是被命运摆弄的棋子;而那些在绝境中支撑他的温情(比如韦后的陪伴),或许才是历史长河里更动人的注脚。就像那句话说的——‘再大的王朝风云,终究绕不过凡人的爱恨悲欢’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睿迎网-杠杆炒股配资网-股市杠杆公司-免费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