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70周年,而上甘岭战役被誉为抗美援朝战事中最为激烈的一场,它在国际上享有盛名。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无论是通过观看经典影片《上甘岭》还是通过记录历史的纪录片,亦或是参观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下来的战争现场照片,均让人感受到战斗的残酷。唯一能够真实反映经历者内心感受的,便是那些亲历此役的人们的直白诉说。
那么,上甘岭战役究竟有多么惨烈呢?战地记者高亚雄曾深刻地表示:“送一个苹果进坑道就记二等功。”在1952年,高亚雄以摄影员的身份加入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15军第45师,彼时他年仅19岁。作为战地记者,有一句名言流传甚广:“如果你无法阻止战争,那么就应当将真相传递给全世界。”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场景中,任何字词都显得苍白无力,唯独镜头可以记录下真实而令人震撼的画面。
展开剩余69%上甘岭,这个位于“三八线”上的小山头,平日里并无引人注目的地方,但在战争爆发之时,它却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制高点。自1952年10月14日起,这里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战斗,火力密度竟达每秒六发弹药,巨大的冲击波不断在坑道内荡漾。高亚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沉痛地说道:“坑道里的土一直在掉落,四周漆黑一片、空气浑浊,毒气、凝固汽油弹、火焰喷射器、炸药包……敌人的武器几乎无所不用其极。坑道里巨大的压力导致大小便无法及时处理,牺牲的战士也无法得到妥善安葬,整个环境充满了浓烈的硝烟味、硫磺味、血腥味和令人窒息的屎尿味。”
这场持续了43天的战斗中,我方士兵毫不退缩,甚至能够在苦难中自得其乐。因缺水,战士们只能相互饮尿,彼此没有任何顾忌,甚至称其为“光荣茶”。志愿军第15军的军长秦基伟得知坑道里的情况后非常着急,他叮嘱后勤部门务必向坑道里送去一些萝卜。由于萝卜的刺激性,战士们最终渴望着能吃到一点苹果。秦基伟军长于是将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平壤购得了2万多个苹果。然而,苹果购得简单,但如何将这些苹果安全送到坑道,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。
为了确保苹果能够送到前线士兵的手中,第15军决定设定规则,谁能把一篓苹果送进坑道便给予一次二等功的奖励。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担任秦基伟军长警卫的王虏申得知情况后,带着一挎包苹果前往坑道,却不幸战死。电影《上甘岭》中有一幕深入人心,一个小苹果在士兵之间转来转去,大家都想大口享用,却没有一人敢于下嘴。因为他们知道,这个苹果的到来实属不易,吃完它后无从得知下一个来临的机会何时会再度出现。
曾作为第15军第45师135团7连连长的张计发,对这个苹果铭记在心,将这段经历化为散文《一个苹果》,该作品后来还被编入了小学教材当中。然而,那个为了将苹果送入坑道的年轻运输员,却在这场战役中不幸牺牲了。在这场极度惨烈的战斗中,许多中国志愿军战士拼尽全力,拉响手榴弹、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,舍身堵枪眼、炸毁敌方地堡的烈士名字留下了38位。此外,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各级战斗英雄中的12347人,占据了15军的27.5%。这无不宣示着那段历史的悲壮和厚重。
发布于:天津市睿迎网-杠杆炒股配资网-股市杠杆公司-免费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