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战期间的欧洲,仿佛一场老牌强国的谢幕演出,充满了跌宕起伏的历史。长久以来占据全球霸主地位的英法帝国,似乎再也无法维持昔日的辉煌,随着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爆发,法国彻底失守,巴黎城几乎不设防,英军仓皇撤回不列颠岛。此时的法国举白旗投降,向法西斯政权屈服。从此,欧洲战场上再没有其他主角,德意志帝国和苏联成为了两位超级大国,展开了生死决斗。
1941年6月22日,德国发起了代号“巴巴罗萨”的闪电战,正式将苏德大战推向高潮。尽管德国军队凭借强大的战斗力,在初期几乎席卷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,苏联人民在惊慌中难以自理,但随着寒冬来临和广袤国土的支撑,苏联开始逆袭。斯大林格勒之战的逆转,不仅击退了德国军队,还改变了战争的走向。德国的闪击战虽然摧枯拉朽,但面对一波又一波的苏联反攻,最终不得不败退。随着盟军的集结,德国的最终覆灭成了定局。1945年4月30日,苏军与盟军的联合进攻成功夺取柏林,战争的胜利也在这一刻宣告完成。
展开剩余77%然而,随着二战的结束,时光匆匆流逝,转眼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,但德苏之间的仇恨与较量似乎没有完全消散。如今的德国,得益于欧盟和北约的支持,早已脱离战败国的阴影,重新崛起,开始要求俄罗斯为历史的过错进行赔偿,仿佛重新成了国际法庭的裁判者。然而,面对俄罗斯如今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,这一切无疑显得格外讽刺。
德国的现状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。虽然德国时常高喊正义,但其实力与俄罗斯相比,差距悬殊。按照美国军事网站“GFP”公布的全球军力排名,俄罗斯稳居全球第二大军事强国,仅次于美国。相比之下,德国则位居第25位,甚至连邻国波兰都无法招架。这样悬殊的差距,充分反映出两国在军事力量上的天壤之别。
俄罗斯的军力,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,都远超德国。现役部队人数达到83万,结合预备役等准军事力量,总兵力超过133万。俄罗斯的装备更为庞大,现役拥有约4200架各型军用飞机,600艘军舰,1.2万辆坦克,1万多门火炮,和3800多架导弹发射器。而德国的现役军队人数仅为18.4万,甚至不到俄罗斯的四分之一,综合装备也显得微不足道。海空陆三军的总和不足600架战机、80艘舰艇和200辆坦克,相较之下,俄罗斯可谓全方位碾压。
尽管德国素有“兵不在多而在精”的说法,但面对如此巨大的兵力差距,再强的质量优势也难以弥补这显而易见的劣势。再者,德国的军队质量也并非比俄罗斯更强。战后,德国的军队由于战败国的限制,未能有大规模的扩展与发展。加之经济优先发展,德军的实力大幅削弱。许多士兵的身体素质不堪,士气松懈,连战斗意志也早已丧失。如今的德军,不仅军备落后,士兵的精气神也远不如俄罗斯的强悍战士。
与此同时,俄罗斯的军队虽然也面临着一些老旧装备的问题,但其先进装备依然保持着优势。像苏-35战机、T-90坦克和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等现代化武器,都让俄罗斯军力屹立于世界之巅。而德国的主战装备,如台风战机和豹2坦克,虽然性能不差,但与俄罗斯的庞大武力相比,难以撼动其地位。
此外,俄罗斯在资源和军工领域也具备压倒性优势。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土面积,资源丰富,尤其是金属矿产、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,足以支撑长期的战争消耗。而德国的土地狭小,资源有限,面对战争时的消耗显得尤为吃力。更重要的是,俄罗斯的军工体系完备,自给自足,从步枪到战机、坦克的生产都能独立完成。而德国由于战败限制,军工体系受到了严重制约,许多高技术领域依赖他国合作,无法独立发展。
最后,俄罗斯在非常规战争领域的优势更为明显。作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大国,俄罗斯拥有完整的核打击体系,洲际导弹、远程轰炸机和核潜艇的三位一体核威慑能力,让其在核战争中几乎无敌。相比之下,德国由于战败的缘故,根本没有发展核武器的能力,完全处于劣势。
总结来看,俄罗斯今天的军事实力,不仅让德国难以企及,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国。如果两国再度爆发像二战时那样的冲突,德国恐怕连持续一周的战斗都很难支撑。而德国敢在此时抬头叫板俄罗斯,显然是借助了背后强国的支持,颇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。
发布于:天津市睿迎网-杠杆炒股配资网-股市杠杆公司-免费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